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艺术学院 >> 学生活动 >> 精彩活动 >> 浏览文章
“做中国人,过中国节”——保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主题活动
【精彩活动】 加入时间:2024年02月1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ysxy 访问量: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

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

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

热爱祖国要从我做起

 过了春节,元宵节就不远了!你记得元宵节前的一些风俗吗?

 什么是冬至,什么是腊八节,什么是过小年?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意义。

近些年,中国传统节日淡化,孩子熟知并热衷的已经变成了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日”。传统节日对于孩子的意义,只剩下要放假了。节日背后的风俗、故事知之甚少。忽视传统文化,就忽视了孩子人文素质的培养。

让我们践行习爷爷所讲的“说中国话、吃中国食、穿中国衣、用中国货、过中国节,做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传承文明,过中国节,从我做起!”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面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中秋之夜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其起源于上古时代, 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前身为古代的腊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终祭祀日,起初并没有固定时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22]十二月初八也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小年(Xiao Nian),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继承传统节日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应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传承节日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保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环路1689号 邮编:071000 院长信箱:blysywy@163.com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www.cugg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