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诸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中国都市大行其道,我们也在慢慢地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
外国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是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我们不应该迷失在这种流行中,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其悠长历史留下的民族节日更应该被我们纪念,其文化内涵更应该被我们传承发扬。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日,常言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家团圆,和谐美满,人们真诚的相互问候,互道美好的祝福。
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赏明月,吃月饼,话别离。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因此,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节日文化传统,千万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了自我。
对此,我们向保理学子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 坚持文化自信心,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向我们身边的朋友及亲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
2. 理性思考,拒绝被动过“洋节”。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参与“洋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过节为名,悬挂与之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等。
3. 热爱中国文化,建设良好文化校风。我们要传承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携手并肩,从自身做起,理性过节,文明过节,平安过节,为建设文明美丽的校园,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供稿:庄文慧 朱晓晴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