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锣来敲起鼓,欢天喜地闹新春”,每当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过年的氛围感便扑面而来。对于漂泊在外求学的大学生而言,家乡的过年风俗承载着满满的童年回忆与深深的眷恋。
在天津葛沽,春节的热闹从正月十六的宝辇花会开始。这场盛事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当地渔盐文化和漕运历史孕育出的独特民俗。
宝辇花会分为座乐会与耍乐会。座乐会中,八位娘娘的宝辇精美绝伦,彩绘、雕刻、刺绣等古老技艺展现无遗;耍乐会则汇聚了高跷、竹马、旱船、舞龙、舞狮等20余种表演,热闹非凡,吸引着无数观众。
各支高跷队伍展开“过场”和“撂场”表演,闪转腾跃帅气逼人;旱船龙灯、少林舞狮,憨态可掬又威武雄壮。整个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新春期间,还有打铁花与火壶表演。艺人们赤膊上阵,将滚烫的铁水击打成璀璨的火花,照亮夜空,寓意着遍地生金、百邪不侵、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火壶表演同样饱含着驱邪避祸、祈福安宁的美好愿景,表演者抖动铁网,在夜色的映衬下,热烈的火光与灵动的壶影相互交织,如梦如幻。
舞龙舞狮表演更是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小伙子们舞动巨龙,灵动非凡;舞狮则活灵活现,引得乡亲们欢呼雀跃。广场上,鼓乐齐鸣,鼓手们整齐有力的动作与激昂的鼓点交织成震撼的交响乐,传递着新年的祝福与希望。
同学们分享的家乡过年风俗,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承载着浓浓的年味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这些传统风俗都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也是连接我们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
编辑:宣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