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征程中,主题班会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然而,传统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创新迫在眉睫。为此,我院开启一场聚焦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创新设计与组织实施技巧的培训会,为辅导员们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重新审视主题班会的意义与目标
我院领导着重强调,主题班会绝非仅仅是日常工作的 “规定动作”,它更是德育思政融入课堂、为学生培根铸魂的关键切入点,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温馨桥梁,是展现班级强大凝聚力的绚丽舞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非凡。其核心目标清晰明确,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方位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二、解锁主题班会的创新设计理念
李云飞辅导员在培训会上分享了他关于“新三中心”体验式主题班会理念的深刻见解,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他巧妙地借鉴了杜威的现代教育理念,遵循“创设-体验-分享-交流-提高”的设计流程,让学生真正成为班会的主人。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深刻的情感体验,逐步塑造健康人格。
从构成要素来看,学生主体地位凸显,辅导员化身智慧导师,精准引导班会进程,全力支持学生成长。同时,注重场地营造,借助暖场活动营造热烈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动力场,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保障班会顺利推进。此外,技术运用也十分关键,广泛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趣味盎然的游戏、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生动形象的小品等,充分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极大地促进人际交互。
在选题策略上,选题务必具体,每次班会精准聚焦一个目的,全力解决一个问题,以小见大。既可以结合特定教育时机,比如在感恩节开展感恩教育,在重要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紧紧抓住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像针对热门影视作品展开爱情观的热烈讨论。
三、掌握主题班会的组织实施技巧
筹备阶段:学生主导,辅导员引导。从班会选题、资料收集到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辅导员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选题确定后,精心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明确各环节的时间、内容与人员分工,确保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导入与热场:激发情感共鸣。导入方式至关重要,激情导入法效果显著,借助激昂的歌曲、震撼的录像、富含哲理的名人名言、深情的诗朗诵、精彩的小品等创设情境,渲染浓厚气氛,瞬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热场活动则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性,帮助学生迅速打破心理防备,全身心融入班会氛围。
主题体验活动:多样设计,层层递进。活动设计需目的明确、形式多样且层层递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利用网络资源,精心设计科学、可行、有效的活动环节。例如,在感恩主题班会中设置 “感受爱”“说说爱”“回报爱” 环节,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逐步深入到思考与行动。
总结提升:深化主题,学以致用。班会结尾的总结提升环节不可或缺。辅导员引导学生回顾班会内容,分享收获与感悟,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同时,合理布置相关任务,促使学生将班会所学切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四、汲取经验
此外,多位辅导员代表也积极分享本校主题班会组织实施的宝贵经验,包括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规范班会流程、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性主题教育、利用心理学理论支持班会内容以及借助网络媒体扩大教育影响等。
本次培训会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高校辅导员在主题班会的创新设计与组织实施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方法。希望各位辅导员能将培训所学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与内容,切实提高班会质量,让主题班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张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