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岁月如歌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它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习俗
扫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节日,作为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踏青: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春游。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萌生,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时,妇女和儿童会把刚发芽的柳条编成环戴在头上,成为应节的点缀。
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2006年,蹴鞠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美食
1.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用艾草或雀麦草汁与糯米粉混合制成,通常包裹各类馅料。其碧绿色象征春天,圆润的形状寓意团圆和幸福。
2. 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香脆可口,古时因寒食节禁火而成为冷食代表。其细长的形状寓意长寿和家族兴旺,北方多以麦面为主,南方多用米面。
3. 薄饼
薄饼是福建闽南和广东潮州地区的传统小吃,薄如纸的饼皮包裹豆芽、笋丝等馅料,寓意包罗万象和家庭团结。
4. 艾粄
艾粄是客家人的传统小吃,用艾草和糯米粉制成,口感软糯,寓意驱邪避灾和健康平安。
5. 朴籽粿
朴籽粿是潮汕地区的特色糕点,用朴籽树叶和果实制成,具有解热除病的功效,也是缅怀先人的特有方式。
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把扫墓和踏青相结合。当大家去祝福快乐的时候,恰恰也代表着大家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细雨蒙蒙的清明,我们不仅是在祭奠先人,更是在传承一份爱与责任。让这份爱与责任如同春天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愿清明节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悟,让生命更加厚重与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