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保定理工学院 >> 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 >> 就业指导 >> 浏览文章

学院简介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概况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立于1957年,原隶属于国家地矿部。1999年实行属地化管理。2000年在省直机构改革中,从省地矿厅分离出来,成为省政府直属厅级事业单位。局机关位于省会郑州市金水路28号,内设8个职能处室。全局共有32个处级单位,其中地勘单位24个、公司8个。2009年底,全局职工总数18330人,其中在职职工8980人、离退休人员9350人。全局经济总量达到27.8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经营收入达到22.38亿元,同比增长23%;在职职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4.09万元,同比增长24%,其中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性收入4.66万元,同比增长2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全国一流的地质专业技术,是我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我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90人,占在职职工的45%。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省管专家5人、省级“555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具有教授级职称45人、高级职称559人、中级职称1367人。全局现有23个专业地勘单位,拥有各类地质矿产勘查资质91个,涉及11个专业领域,其中甲级资质48个,乙级27个,占全省国有地勘单位资质总数的70%以上。还拥有各类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资质76个。我局专业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地勘队伍中名列前茅,是我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能够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资源带动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发挥地学支撑作用,在实现科学发展中发挥环境保障作用,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开路先锋作用,在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发挥业务支撑作用。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有50年光荣历史,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发现和评价了大批矿产资源,确立和巩固了我省的资源大省、矿业大省地位。截止目前,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为73种),矿产勘查形成的矿产地1000余处,其中70%以上矿产地是由我局发现和评价。近年来,我局又发现和评价了商城汤家坪大型钼矿、汝阳东沟特大型钼矿等一批新的矿产地,在禹县张得、濮阳、柘成、夏邑等地新确定了10个大型煤矿区,预测资源总量70亿吨以上;在豫西地区新增优质铝土矿资源量3000万吨;在小秦岭金矿田为危机矿山增加接替资源83吨;在驻马店新蔡发现1处大型隐伏磁铁矿,估算铁矿石资源量可达10亿吨,为中原崛起提供了资源保障。二是提交了大批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形成了我省地质工作服务体系。我局多轮次承担和完成了全省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全省90%以上的各类区域地质图由我局完成。近年来,又拓展了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等新的服务领域,进一步增强了地质服务功能。三是积累了大批地质矿产勘查资料和地学研究成果,为全省的地质工作、矿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构建了地学支撑。这既是对我省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又是今后做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宝贵财富。依据矿产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和矿山也在我省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平顶山煤都、上街铝城、灵宝金山,以及栾川钼、永城煤、安阳铁等等,以地矿队伍为先导的河南地矿产业不仅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全省经济发展迈向新世纪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三光荣、四特别”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建国初期至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局在十分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坚持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光荣传统,找到了大批的矿产资源,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建设和我省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地质工作走入了低谷。我局在艰难的生存中开展二次创业,立足省内、走向省外国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寻找矿产资源,并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河南地矿精神。这既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局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后有3个单位和集体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个单位和集体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7个单位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54个单位和集体获“全省地质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共有3人获“全国劳动模范”、5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1人获省部级“劳动模范”、38人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74人获厅局级“劳动模范”、105人获“全省地质系统五一劳动奖章”。